策略制定分为宏观层面的和微观层面的。
宏观层面是指将运营重心聚焦到产品或服务上,围绕以目标为导向的整体目标,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,降低用户决策成本,提高工作效率。
微观层面是指将运营重心聚焦到人身上,围绕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,重点提升对用户的精准营销和内容生产能力。
3.工作流程的规划
所谓的运营总监,我个人认为是所有从业者首先要进行的,他的工作内容包括:
当我们确定了目标用户的群体是哪些之后,下一步的工作是确定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哪些人群的需求,将目标人群划分为若干个等级,进行用户分层。
一个标准化的用户体系就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营手段,这些手段包括内容运营、产品运营、活动运营、用户运营、数据运营等。
4.执行方案的输出
通过以上4步,我们已经完成了搭建一个相对完整的运营体系。接下来,就是如何在产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也就是说,当我们完成了体系之后,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有良好的执行力。
4.绩效考核的规划
首先,我们需要从产品角度去看待运营体系,它可能是整个运营体系中的局部环节,也可能是整个运营体系的某一部分。
当我们在用户运营体系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运营体系之后,我们就可以把这些部分交给第三方运营公司来完成。
不过,这是一个大的转变,这需要后续我们对这套体系的依赖和外部的因素。
5.与执行团队的配合
从运营团队和执行团队的角度来看,运营的整个工作都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来展开,这些工作与执行团队的配合也非常重要。
这里以一个电商社区类的社区产品来举例说明。
在电商运营体系中,社区运营的重点是在用户维系上。在初期,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电商来提升用户的留存和活跃度。
但是由于社区产品与电商、社交产品本质上的关系,用户对社区的认知程度较低,我们在社区的第一印象会比较生硬。
但是随着社区产品发展,用户对社区的认知和认可,社区与用户建立了联系,这时用户会产生一种亲切感。
当用户对产品有了一定的认可之后,用户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大大提高。当这个社区建立之后,就需要去运营这个社区了。
因此,运营者在日常的运营中,必须要去关注一些跟社区关系比较密切的核心用户。
除了要注意之外,也要关注他们的流失率。
毕竟,这会是一个很大的转变。